4.5亿妇女小额贷款助城乡妇女圆创业就业梦

发布日期:2013-04-09 15:57 作者:fulian 阅读次数: 字体:[  ]

    2012年,绵阳将妇女财政贴息小额贷款工作作为关注民生助民富民的重要抓手,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截止12月底,全市共发放妇女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4.5363亿元,完成省下达1.5亿目标任务的3倍,直接扶持8299名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和带动了26499名妇女增收并圆了她们的致富梦。

    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市委、市政府将妇女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及时调整充实了全市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市委罗晓东常委、市政府赵琪副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助推妇女事业发展的高度,强力推进工作,并在6.26日全市妇女财政贴息小额贷款工作推进会上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密切联系和配合,确保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顺利推进。各地也及时成立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组织保障。

    明确政策,规范管理。在省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大力度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妇字〔2011〕49号)文件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绵委办〔2012〕9号)文件,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提供了政策保证。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性文件,梓潼县专门制定了包括从借款人咨询申请开始,到贷款清偿整个过程为具体内容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流程图》;北川县成立了由妇联、人社局、金融办、财政局为成员单位的联审组,变多头审批为联合会审,简化了审批程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三台县每月召开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协调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

    调研督查,部门履职。市妇联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妇女、贴近家庭的优势。2月初召开了妇联系统履责会,明确了责任和任务;4月上旬,与市人社局、财政局、等单位组成调研督查组,深入各地开展专题调研,了解群众需求、申贷情况和发展愿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8月下旬至9月下旬,市妇联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各县市区园区,掌握各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地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加大推进工作力度。市人事劳动社保局、市财政局和各金融单位纳入年度工作部署,督促系统上下切实履责。各县市区妇联组织也主动联系金融机构,对接放贷规模,探讨突破瓶颈问题的办法,帮助广大城乡妇女选项目、理思路、定规划;各承办银行上门服务、集中办理、现场发放等方式减少办事流程、提高放贷效率,推动妇女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健康发展。

    宣传引导,强化培训。各地各部门通过会议、设立咨询点、在政府网站上及时公布政策、印发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开通咨询热线、播放公益广告、专人答疑解惑等形式大力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妇女了解政策、消除疑虑,引导妇女群众积极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全市共设立咨询站点4810个,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接待群众电话、现场咨询1万余人次。在狠抓宣传引导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将妇女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就业培训相结合,共举办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种养殖技术、妇女电脑技能、家政服务等培训共计201期,培训14898人次。各县市区和园区举办“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38场,1766人与600余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真正使广大城乡妇女妇女创业有技术、就业有岗位。  

    选树典型,示范带动。通过妇女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民生工程的实施,引导广大妇女自主创业、积极就业,从源头上激发了城乡妇女的生产热情和创造潜能,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创业就业带头人,涌现了一大批以“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为模式创业就业新亮点。安县花荄镇兴隆村“安县益昌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基地+企业+合作社”的模式,不仅发展了当地的红薯种植业、还为留守妇女姐妹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合作社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会员人均收入达2.3万。涪城区建立各类生猪、水果、养鸡、养蚕等“妇代会+协会组织”组织26个,实现了农村妇女与专业协会的对接,提高了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